在山东省聊城市,葫芦不仅是一种植物,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的艺术品。聊城,作为全国“买天下葫芦、卖天下葫芦”的最大集散地,吸引了无数对葫芦文化感兴趣的人们。
在这一片丰盈的土地上,有着一位值得关注的艺术家——王树峰。手握几把刻刀、一支圆规和一支铅笔,他开始了自己的葫芦雕刻之旅。每当王树峰的手指在葫芦上游走,仿佛那些简单的工具瞬间转换成了魔法,当葫芦成品出现在眼前时,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艺术的美,更是一种生活的热情。
王树峰热爱的是“片花葫芦”的雕刻。这种独特的工艺,仅在聊城地区盛行。他表示,片花葫芦不仅材质轻巧,且每一刀每一刻都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。这一技艺的传承不仅让他感受到责任,更是为地方经济的振兴注入了活力.
聊城的葫芦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,传说源自宋代的一个宫廷艺人——王和尚。回到故乡的他,因地制宜,开始在葫芦上雕刻图案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。这门技艺不断在一代代的艺术家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,成为了当地文化的重要标志。
自幼对美术情有独钟的王树峰,是这一传统技艺的新一代传承人。1998年,年仅14岁的他便在葫芦上刻下全班同学的名字,获得了大家的欣赏,也促使他坚定了从事这一行业的决心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作品开始在各种艺术展中亮相,并屡屡被客户抢购一空。
如今,王树峰不仅自己创作,还影响和带动着一批年轻人进入葫芦雕刻领域。在他的引领下,已有多名年轻人成为了非遗传承人,并通过这一产业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增长。同时,这也推动了整个东昌府区葫芦产业的发展,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聊城市的葫芦文化艺术节已经举办了十六届,成为全国葫芦种植户和爱好者的盛会。通过这个平台,葫芦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也达到了之前的高度。今年的艺术节吸引了来自18个省份的7000多名客商,成交金额高达2.9亿元,游客人数更是接近20万,创造了历史新高的成交记录。这不仅展示了聊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主导葫芦产业,更让这项传统艺术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和喜爱。
除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市场的扩展,王树峰还积极将葫芦文化推广到校园,通过各种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并热爱这项非遗艺术。他希望,通过这样的努力,能让聊城的葫芦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,传递到更远的地方,甚至走出国门。
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,聊城和它的葫芦,正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非遗故事。不仅让这项传统工艺获得了新的生命,更让更多的人看到其背后的深厚文化与艺术价值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